第45章 杨平复学_寡妇门前是非多
米阅小说 > 寡妇门前是非多 > 第45章 杨平复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5章 杨平复学

  天刚蒙蒙亮。//Www.qΒ⑤。cOm/杨平和娘就早早地起了床。

  娘要到生产队去干活,杨平则在家里收拾锅碗瓢盆,生火做饭。早上天气冷,家家都要烧“糊粥”喝,**辣的两碗糊粥一下肚,再冷的天气也可以喝得鼻尖冒汗、浑身舒畅!

  說起“糊粥”来,倒是值得一提。城里人叫做稀饭,如果加入的粮食种类多了就叫做“八宝粥”,那要算糊粥中的“阳春白雪”了。而当年鲁南山区的糊粥只能算是“下里巴人”。里面没有什么大米洋面,也没有各种各样的粮食,有的只是鲁南山区的土特产:地瓜干、地瓜叶、花生饼。

  每天早上,杨平都要用一个六印锅烧上满满的一铁锅那样的糊粥。首先,杨平向锅里加上适量的水,接着向锅里加入一小盆碾成小碎瓣的地瓜干、几大团“菜”(這里說的“菜”是秋天切好、晒干的地瓜叶),再加一勺粉碎的花生饼,這些就是烧糊粥的主要原料了。准备停当,就可以点火了。

  “咳——咳——咳——”杨平在饭棚里不断地咳嗽着,红红的眼,不停地吹着柴草。有的柴草总是冒烟,不好好地着。那满满一六印锅的水,往往要烧上大半个早上才能烧开,等沸腾上一会儿之后,加上一些食用碱,使瓜干易烂,最后撒上一把盐,糊粥就基本上烧成功了!面豆豆的地瓜瓣,香喷喷的花生饼粒子,闻起来好极了,吃起来,也香的很。但是,如果你天天吃,那滋味可就不妙了。

  七点多钟,杨平便吆喝着小雪、小文吃饭,每人喝完两碗糊粥,他們仨就可以背起书包上学去了。当然,娘早上去生产队上工还没有回来呢。

  小雪在本村的小学上一年级,弟弟小文太小,可以让他在校园和别的陪读的小朋友們里一起玩。而杨平则要到五六里外的大山联中上初二。

  每天早晨,杨平都是先把弟弟妹妹送到学校,然后自己才匆匆忙忙地奔跑在羊肠小道上,可是到了学校往往还是迟到……尽管辍学了一个多月,但他在家里一直没有闲着,抽空自习功课,所以成绩依然是最棒的。

  大山联中,是大山村周围的七八个村庄联合兴办的一所初级中学。每个年级各有一个班,每个班都有五六十人,但整所学校,校长、主任、老师统共只有两个人:党老师和张老师。党老师带三个年级的语文,张老师带三个年级的数学。两个人给三个年级上课,另一个年级就得上自习。除了语文、数学之外,党老师有时也上一些政治、历史、地理方面的课程,张老师也上一些物理、化学、生物方面的课程。但是学生們只有语文、数学教材,其他教材是没有的,英语就更不用說了。

  党老师、张老师都四十多岁,老婆孩子都没有跟来。据說這两位老师来自很远很远的一个大城市,這个城市的名字,很多山里人听都没有听說过。为什么要让他們到這里来?听說是因为他們两个犯了什么错误,是“右派”分子,前两天还刚刚批斗过他們。

  可是,两位老师都是那么和蔼可亲,待人也很好,怎么会犯错误呢?真是让大家百思不得其解。

  人們都知道:這两位老师文化水平很高,连杨庄的私塾老先生杨士君都伸出了大拇指!

  一次,当杨平又迟到了,党老师拦住了他:“杨平,你又迟到了!”

  “哦,是的。”

  “你的智力那么好,要好好珍惜!”党老师的话很温和,“既然回来上学了,就要好好学,天大的困难也要想办法克服!以后不要再迟到了!”

  “是。”

  “俗话說:‘一寸光阴一寸金,寸金难买寸光阴。’‘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日之计在于晨’啊。早起一会,珍惜时间,抓住早晨這段宝贵的时光……”

  “哦,老师,我记住了!”杨平悄悄地走进教室,像鲁迅先生一样在自己的桌子上,刻了一个小小的“早”字。从此,杨平每天天不明就早早地起床,往往起在了全家人甚至全村人的前头,七点左右,他就安排好一切家务,匆匆忙忙地向学校赶去了。

  杨平相信:只要吃尽苦中苦,就可以得到甜上甜。

  最新全本:、、、、、、、、、、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my11.cc。米阅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my11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