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7章 增量法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
米阅小说 > 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> 第137章 增量法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37章 增量法

  把饭变大?

  陈建国瞪大眼睛,米饭就这么多,吸水量也有限,泡一泡就能变大?

  奶奶呵呵笑了两声,又起身走回屋子,出来时手上多了一张报纸,递给陈建国,笑道,“咯,报纸上面说,辽宁黑山县大虎山卫星公社的食堂,搞出了一种‘玉米食用增量法’,先将玉米蒸到5分熟,再将半生不熟的玉米呢拿去磨,磨出来的玉米粉啊,再掺水做成馍,

  那上面说啊,以前一斤玉米只能出一斤半的馍,用这种新办法,能出两斤半,硬生生多出来一斤。

  他们还把这个‘苞米食用增量法’向上级做了汇报,中央和领袖看到了就很重视,号召全国各地试行研究,也创造自己的‘增量法’。

  所以奶奶就拿米泡水,把米变大了再蒸,这样蒸出来的饭就更多啦。”

  陈建国耳朵里听着奶奶的话,怀里抱着难得安静的两小只,手上拿着报纸仔细看,

  看完之后,不禁面露苦笑,这种“增量法”不是自己骗自己么,

  玉米也好,米饭也好,总共就这么多,给它们强行灌水使其膨胀,表面上看,得到的饭食是变多了,其实总量还是那么点,

  反而因为经过一系列的工序,破坏了里面的营养成分和纤维结构,使得更容易消化,

  另外人的饭量就这么多,你吃了两碗饭感觉饱了,其实吃到肚子里的粮食还没有以前的多,

  总量变少,又更容易消化的情况下,人也就更容易饿。

  这不是自己骗自己是什么?!

  这时候他也想起来了,

  真别说,也有别人拿这种办法骗你的,

  他好像隐约记得,上辈子从初中到大学,学校的食堂里面蒸饭用的就是这种办法,

  先用水泡,将米泡两个小时以上,然后上锅蒸,蒸到半生不熟,又往里面加水泡,然后再蒸,这样蒸出来的米饭又大又香又软,

  很好吃,但是不顶饿,经常两三个小时就饿了,

  对了,好像叫双蒸饭。

  那算不算历史的延续与发扬?!到了晚上,奶奶做好了饭,大爷爷他们也回来了。

  只是脸色都不太好看。

  饭桌上的菜不多,一碗腌酱菜,一盆大南瓜,一道蒸鱼头鱼皮,再就是一小碟鱼糕,

  如果陈建国今天没去搞鱼回来,那桌上就只有两道菜。

  鱼糕是陈建军和陈瑛的专属菜,陈建国自己选择放弃,和大人一起吃炖南瓜和鱼头,

  不过,陈家的南瓜跟别人家不一样,是加了猪骨汤炖的,勉强算是一道荤菜。

  外公每隔三五天就会提两根猪骨过来,这些猪骨就被奶奶拿来熬汤,一锅汤要炖三五天,直到下一副猪骨到了才会换。

  哦,现在大爷爷、爷爷和父亲也没喝酒了,

  因为酿酒费粮食,他们就都戒了。

  一家人端着饭碗吃饭,一大碗红薯饭混着浓郁的南瓜汤汁,再夹两根酱萝卜,没几口便下了肚。

  大爷爷放下碗抹了把嘴,便不吃了。

  奶奶立刻拿起他的碗,“大哥,再吃一碗吧。”

  “不吃了,”

  大爷爷摆摆手,从腰间摸出烟杆,往烟锅里填些烟丝点上,看了看陈建军和陈瑛,脸上终于露出几分笑容。

  抽了两口烟,他才叹了口气,摇着头说道,“好咯,现在所有粮食都让他们给拉走了,也省得他们老是惦记,哼哼,好像我老陈还占了他们多少便宜似的。”

  一听这话,奶奶顿时愣了愣,抬起头看看他,再看看爷爷,“那些红薯土豆,都拉走啦?”

  陈建国也停下吃饭,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大爷爷。

  两个月前,为了防止下面的公社不给自己留后路,把所有“民兵田”里的东西全部吃干净,大爷爷就让他们把东西都挖出来,他们自己留一半,剩下的一半运到了县里,

  为了堆放这些粗粮,大爷爷还特地找几家工厂协调了仓库,按照不同的公社存放进去,

  却没想到,这才短短两个月,下面的人就熬不住了,将那些粮食全部拉走。

  听到奶奶的话,父亲陈速羽抬起头来,撇着嘴说道,“那可不,您是没看到他们那架势,好家伙,十几个人一起过来,表面上是诉苦,实际上就是逼宫,如果不是竹筐上贴着的封条还在,他们还以为师部吃掉一些,

  那红薯、土豆放在仓库里两个月,天气又这么热,能不烂掉一些、干瘪一些么,

  哼,这批粮食拉回去,我看他们能吃多久!”

  大爷爷抽着烟,抬起手摆了摆,“小羽,这话就别说了,咱们县里的老百姓不容易,他们下面公社的农民更不容易,

  咱们每个月分到手的粮票虽然是减了,但好歹还能保证吃上饭,下面的农民,可就……”

  一声长叹,大爷爷又不说话了。

  奶奶端着饭碗,看了看几人,随后问道,“那,难道村里都没粮食了?”

  陈速羽沉默两秒,看了看父亲和大伯都没有说话的意思,这才放下碗筷,叹口气说道,“我跟大伯去下面的时候,看见好些人已经几天没吃上饭了,每天就喝点汤水,

  之前除了‘民兵田’,还有‘民兵猪’和‘民兵鱼’,在经过大伯的同意后,也都让村里组织人宰了吃了,现在就剩下刚长成型的红薯、土豆,但最快也要等到11月份才能成熟,

  就算他们把这批粮食拉回去,再怎么省着吃,能不能熬到11月,也是个问题。”

  听到这话,奶奶也放下了碗筷,长长叹了口气,“这才刚过双抢呢,距离秋收还有好几个月,那可怎么办哦。”

  大爷爷拿着烟杆在桌腿上敲了敲,沉着脸说道,“都说江南是鱼米之乡,鱼米之乡的老百姓都吃不上饭,不知道其他地方又是个什么情况。”

  陈建国眯着眼睛,莫名地想到后世那个冷笑话,

  太湖渔民因太饿而不得不用大闸蟹充饥。

  当时网上很多人把这条消息当笑话看,一只大闸蟹一两百,一斤米才几块钱,用大闸蟹充饥,那不是跟把鱼翅当粉条吃是一个道理,怎么不是笑话了?!

  现在看来,恐怕这根本就不是笑话,而是实打实的现状啊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my11.cc。米阅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my11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